首页 怜夫人 下章
第一章
 腊月刚至,东瑞国的京城便已经下起漫天大雪,地上积雪数寸,车马难行,而在这样严寒的天气里,却有一马队缓缓朝城门的方向前进。

 酒楼里,因为大雪而被迫停留的几个外地商人奇道,“这天气,居然有人赶着出城?”

 店小二看了一眼,笑说,“客官有所不知,那是苏家的马车。”

 “苏家?”一个胖大商人想了想,“是临海府的?”

 “是。”

 “那就难怪了。”

 说起苏家,那还真没几人不知道-东瑞国最大的钱庄,便是经营百年的“苏家钱庄”

 苏家除了钱庄,也经营当铺,珍玩,总之,都是流动钱脉,不管是⾼官富商,还是贩夫走卒,几乎都多少会打道,因此说起来,人人都是“喔”的一声,表示知道,但最近数年要说起苏家,却有另一件事情更让人津津乐道。

 话说苏家的独子苏鸿当年在月老庙对庄知府的庶出千金一见钟情,原以为凭苏家富甲天下,又有行善之名,娶庶女,应该轻易得允婚事,没想对方却一口回绝,原来那庶出千金,见⺟亲经历多年妾争斗,总是害怕失宠,因此要求对方与她在佛前立誓,除非她无所出,否则不得纳妾,苏鸿欣然允许,一年后,亲。

 庄氏⼊门后,肚⽪倒也争气,第一年就生了儿子,没隔几年又生了个女儿,两年后再添一子,两子命名,苏金声,苏⽟振,女儿小名云霞。

 府上有子有女,钱庄生意越做越大,苏鸿又真的没有娶妾,就连原本对“不纳妾之约”颇有意见的公婆,都觉得这媳妇旺夫,开始真接纳,临海府多少夫人都羡慕庄氏,就连庄氏都觉得自己实在好福气,虽然嫁的是姊妹们都看不起的商贾,但金声与⽟振都很聪明,云霞乖巧,重点是丈夫专情又疼,实在比那些嫁⼊官家,与侍妾⽇斗夜斗的姊妹们幸福得多。

 只是没想到好⽇子只过了几年,庄氏命中的劫数就出现了。

 那年,苏鸿带着庄氏跟三个孩子上京,除了访友之外,还准备在京城开钱庄的分铺,随行数辆大车,装的都是临海府的贵重茶叶,丝绢,⽟器,七巧箱等各种珍奇艺品,预备结之用,没想到车夫竟跟外人勾结,埋伏山路中途打劫,混之中,五岁的苏⽟振失踪,从此下落不明。

 一行人留下一半在原地找,苏鸿则带着几个下人,好不容易走到了县府求助,可那县官见他们一行人⾐衫破烂,只是推托,没办法,又走了数⽇,终于到了最近的一间钱庄分铺,梳洗⼲净后,也不求官了,直接请了当地有名的保镖跟武师快马回去搜山,可一来一回耽搁数⽇,自然是再也找不到了。

 此后匆匆多年过去。

 金声娶,云霞嫁人,不知不觉,府中又有了小娃娃,孙儿们围在腿边喊祖⽗祖⺟的样子,真是说不出的可,即便如此,苏鸿与庄氏却还是对小儿子没有死心,始终不放弃寻找-大概天可怜见,真的让夫俩寻到失踪已久的儿子,算算距离那山中劫难,正好十年。

 能找回这小儿子,说来也是机缘。

 金声的正元氏因为成亲五年,却无一儿半女,便上山求佛,在路上偶遇一骑马少年,五官肖⾜了婆婆庄氏,元氏原本只觉得有趣,后来那少年开口到路旁茶铺问路,声音居然跟自己丈夫有七成像,元氏正自惊骇,脑海突然闪过曾听得丈夫说起二弟年幼失踪的事情。

 她心中忖思丈夫与公公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五官,但据说小叔却貌似婆婆,这此刻正在系马的少年,看来是十四、五岁,如果小叔还在府里,应该也就这般年纪。

 见那少年已经系好马匹,便要踏上通往寺庙的石阶,元氏连忙出声喊,“公子,请留步。”

 随行的丫头见一向端庄的少夫人当街喊一年轻男子,脸上莫不出现惊讶神情,只见元氏低声吩咐女武师,“快马回钱庄,请少爷过来。”

 那女武师也不多问,翻⾝上马,转眼绝尘而去。

 怕少年离开,元氏连忙向前一揖,“女子夫家姓苏,敢问公子贵姓?”

 少年笑了笑,“夫人何以要问我姓氏?”

 元氏踌躇。

 “既不愿说明,请容告辞。”

 元氏见少年要离去,只好说,“我小叔失踪多年,见公子的相貌与翁姑相似,因此相询,若有失礼之处,还请多担待。”

 见那少年犹豫,神⾊不再像刚才说要告辞那样⼲脆,元氏心中有数,这少年肯定没有家人。

 半个时辰后,苏金声策马而来-那女武师除了说夫人请他尽快前往,又多说了一句,那庙门石阶下有个少年,长得与老夫人十分相像。

 他一见少年,惊讶自然不在话下。

 这人是⽟振没错,绝对是。

 除了跟娘极像的相貌,他的左额有道疤-⽟振正在学走路时,一次跌倒撞伤,⾎流如注,好不容易才止住⾎,却留下这个疤痕。

 失散时,⽟振才五岁,现在都这么大了…

 苏金声心情动,但见少年的表情始终陌生,难掩失望,“⽟振,你不记得大哥了?”

 少年闻言,皱眉,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然后慢慢打开掌心。

 那是一块通体晶莹的⽟佩,上面刻着“金声”二字-苏金声八岁上下,祖⽗偶然得到一块冰晶⽟,便命工匠刻了两个孙子的名字,当时还不识字的苏⽟振看到了,硬是要哥哥那一块,苏金声大了弟弟六岁,又怎么可能跟他抢这种玩意,于是兄弟的⽟佩便颠倒戴了。

 及至后来,为了不让爷爷,以及⺟亲触景伤情,那块刻了“⽟振”的⽟佩就一直放在苏金声房中的斗中…就这样,苏⽟振终于在十五岁那年认祖归宗。

 苏鸿跟庄氏自是喜心翻倒,这孩子不但额有旧疤,怀有⽟佩,手臂上的胎记也是一样的,绝对是⽟振没错。

 他说,当时滚落山坡,昏昏沉沉之间,只觉有人抱起他,醒来已经在一处医馆里,伤处无数,大夫说是一位道士送他来的,已经预付了诊金,约定好一个月后来接他。

 苏鸿与庄氏对孩子十分保护,从来没想过哪⽇孩子会不见,因此未曾要他记得自己住哪,五岁的苏⽟振醒来之后,当然也就一问三不知了。

 偏偏⾝上的⽟佩写的又是“金声”,他们游遍东瑞国,也没听闻哪个大户人家在找一个“金声”,老道士说,能做的都做了,也算仁至义尽,他接下来要去南璘国,问他要跟呢,还是给他安排个农家住下,苏⽟振想也不想就说,要跟。

 于是两人师徒相称,一路游历。

 前阵子,老道士在北虞国偶然发现一种古书上才有记载的奇花,但又不是太确定,要他送信到临海府的佛寺相询主持,才有了后来与元氏的巧遇。

 苏鸿与庄氏对这失而复得的孩子,自然是比起幼时更加宠,见他不读书,只喜游历,便想,以苏家之富,就算是个庸才,也一生⾐食无忧,因此不勉強他,待偶然听他说起经商之道,居然句句有理,苏鸿是又惊又喜,问他何以得知,他只说十年游历,胜读万卷,苏家钱庄与当铺在他的建议下,做了些改变,生意果然蒸蒸⽇上。

 要说有什么美中不⾜的,就是苏⽟振或许因从小在外,个不比兄长稳重不说,还有些贪玩,已经二十岁了,却不娶,舂⽇游湖,夏⽇策马,秋⽇便去棋庄下棋,至于花街,谁不知道苏家二少给赏钱最大方,各家头牌都是他相好的姑娘。

 苏金声有有妾,儿女成群,几次想给弟弟娶亲,介绍名门淑女,都被婉拒,只说自己在外久了,喜外向的姑娘,大家闺秀又假又闷,他可伺候不来,如果要娶,他比较想娶明月楼的⽩⽟姑娘,或者美人阁的仙音姑娘,⽩⽟容貌‮媚娇‬,仙音活泼可,有如此,才叫人生,不过爹娘大概不会答应。

 苏鸿跟庄氏自然是不许烟花女子进门,但如此一来,也不好他成亲,于是就变成这样,到二十岁还未婚配,至于传宗接代,反正金声已经有三子四女,已可对祖宗代,至于⽟振,什么也不求了,他平安就好。

 大户人家,最⿇烦的就是家业分配,幸好,苏金声对弟弟很是照顾,苏⽟振又对钱财不是很在意,也因此省掉不少大户人家会有的争执。

 这几年,苏鸿已经将库房钥匙由苏金声管理,而前往各分铺对帐核实,则由苏⽟振负责-曾经有分铺掌柜欺他年幼,不但不愿意出帐本,还出言不逊,苏⽟振当场便赶他出去,接下来数⽇,亲自坐镇钱庄,半个月后,他大胆的升了一个三十余岁的记事做掌柜,那记事自然是又惊又喜,直说一定会好好工作,报答二少爷。

 记事说到做到,一年后,那分铺的存银果然增加了不少,自此之后,没人再敢小看这位二少爷。

 时至今⽇,东瑞国的商贾或多或少都听过苏家的事。

 苏金声沉着稳重,苏⽟振胆大心细。

 眼见那几辆紫檀马车在雪中慢慢不见,那胖大商人半赞叹,半羡慕的说:“果然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啊。”  M.gaOsHoUXs.CC
上章 怜夫人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