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短经 作者:赵蕤
最新:说明《钦定四库全书·提要》
《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rui)编写的一本纵横学著作,亦称《反经》。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作者赵蕤也因此显名于世,时人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泽东也说《资治通鉴》是权谋,是谋,《长短经》是谋,是诡谋。不管评价是褒是贬,《长短经》的确深入地剖析了君臣谋略的利害得失,不失为官场学扬名立万的顶级范本。宋本《长短经》
-
薛丁山征西 作者:如莲居士
最新:第 86 回 笑杀咬金哭死铁 牛
讲述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征东有功,被封为平辽王。因与皇叔李道宗结怨,被陷下狱。幸于危急之际,西凉哈国犯境,徐茂公立推荐仁贵挂帅征战,逃过此劫。仁贵征西,误中圈套,被困锁城,为苏宝童的飞镖所伤。当他伤重昏、魂游地府之际,得知儿子薛丁山尚在人间,并知自己与儿子有一段难解死结。太宗见出征不利,征召能人挂帅。丁山请缨,一无敌之势夺得帅印,与母亲及妹妹出发西征。途中遇窦家兄妹拦路,丁山为求,假意答允窦仙童的婚约,并招揽旗下,同往解救父亲之危。仁贵获救险,但却不满丁山阵上招亲,将之锁入天牢,以示惩戒。苏宝童死讯传至哈国,群臣为之震惊,寒江关守将樊洪悲愤不绝。樊洪有女樊梨花,聪明机智,拜师学艺,临下山前,其师告知她与薛丁山有一段前世姻缘。另一方面,樊梨花得悉薛丁山西征而至,遂出关会之,途中却遇上另一位青年武士薛应龙。薛应龙纳梨花为,但因比武输给梨花而被收为义子。梨花继续赴会,仁贵上阵,亦非梨花对手。丁山与之锋,梨花一见锺情,唯有装败。丁山乘胜追击,再次挑战梨花显出真功夫,丁山被擒。梨花要丁山娶之为,丁山假意应承…这一段姻缘反反覆覆绕,爱恨织,其间夹杂不少恩恩怨怨,情节紧凑。
-
论语注疏 作者:何晏注,
最新:卷二十·尧曰第二十
论语注疏,又称论语正义,又称论语注疏解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二十卷。案何注皇疏皆以道家思想解论语,又於名物制度无所考订,颇为学人所不满。北宋时遂由朝廷於咸平二年(公元九九九年)命邢昺等人改作新疏。邢昺删除皇疏之文,而归向儒学本来之义理,又加名物制度之疏解,远胜皇疏。其後此书成为论语之标准注疏。此书原依何注分为十卷,後析为二十卷,则是依论语篇数。传本甚多。《论语注疏》是十三经注疏中的一种。在朱熹《四书》流行以前,《论语》和《孝经》是人们初入学的读物。《论语注疏》收了北宋以前人的注释,如何晏等人《集解》所引诸家注解,因此这本书是几个时代注家们的共同成果,保存了不少古注。
-
容斋随笔 作者:洪迈
最新:小贞大贞
《容斋随笔》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容斋续笔》16卷,249则;《容斋三笔》16卷,248则;《容斋四笔》16卷,259则;《容斋五笔》10卷,135则。据作者宋朝洪迈自述,《容斋随笔》写作时间逾经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本页面仅包含《容斋随笔》16卷内容。
-
薛仁贵征东 作者:如莲居士
最新:第四十一回 王敖祖救活世子 平辽
薛家将在中国历史上是与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将同为后世称颂的忠良世家。如莲居士编撰的《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各自成册,又互续接。小说读来,引人入胜。
-
贞观政要 作者:吴兢
最新:论慎终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
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最新:仇隙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
宫女卷 作者:佚名
最新:珍贵妃凄凉的后宫生涯
在高雷泽不远的地方,有两条小河,一条南流,名叫沩水;一条北流,名叫-水,舜就住在这里。那晚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抖散了头发,在那里栉沐,但觉两道眉也渐渐地长起来,竟长得和头发一样齐,拖在地上。醒来后想到:“人的百体,发居最上,仿佛是国家的最高地位一般。其次便是眉,它的位置也不低。现在我梦眉与发齐,不要是天子听了人的荐举,竟来叫我,使我代行天子的职权,和天子一样么?”但终于还是觉得异想天开,是白日做梦,狠狠地打了自己一耳光,披了——到田间去劳作。
-
粉妆楼 作者:罗贯中
最新:第八十回 凌烟阁上千秋标义 粉妆
粉妆楼为《说唐后传》续书之一。小说叙唐国功臣罗成的后代罗增、罗琨、罗灿父子等受相沈谦无端陷害,被迫聚义爪山,共同将兵伐罪,诛灭沈谦,扶助大唐天子重振朝纲的故事。小说结构复杂,头绪纷繁,以忠斗争为主线,揭露封建社会上层官僚结营私、忠良的罪恶,歌颂了除暴安良、扶弱济困的正义行为;同时织罗成后代罗琨、罗灿及柏玉霜、程玉梅、祁巧云、马金定等青年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情节跌宕生姿、颇能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生动鲜明。风格朴实犷,语言明白晓畅。
-
唐诗三百首 作者:孙洙
最新:唐诗三百首简介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0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
藏原密码 作者:颜栋
最新:第四十六章 处处皆莲花(全书完)
几百年来,青海玉树地区流行藏传佛教密宗。民国初年,一份来自大英帝国博物馆尘封的绝密档案,神秘启封。潘多拉魔盒,突然被打开。原来,塔尔寺的扎仓活佛穷尽毕生精力,想做一副由五十四颗眉心骨制成的人骨念珠,但是仅差一颗,最终功败垂成,扎仓活佛因而亡。随后,53颗人骨念珠被盗,惊现世间。血雨腥风,降临玉树草原。塔尔寺内部震惊不已,袁世凯民国**、马步芳军阀等多方势力各怀鬼胎,争夺人骨念珠。塔尔寺、藏民、马匪、官府、狼……谁能拯救?谁能救赎?
-
抱朴子 作者:葛洪
最新:自叙
抱朴子,书名。晋葛洪撰。抱朴([bào pǔ])是一个道教术语。源见于《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抱朴子内外篇凡八卷,内篇论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纯为道家之言;外篇则论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要皆以黄老为宗,世以为道书之一 。
-
仪礼 作者:佚名
最新:有司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冠、婚、丧、祭、乡、、朝、聘等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17篇。
-
汉宫名媛王昭君 作者:高阳
最新:第三十章
汉第一王昭君的悲情故事。昭君被选人,受画工延寿陷害,备受冷落;呼韩于来朝汉求亲,昭君毅然请行,元帝后悔而宠幸昭君,封为明妃但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元帝最终还是把昭君嫁出塞,嫁给呼韩于。
-
海公大红袍传 作者:佚名
最新:第六十回 臣忠士鲠万古同芳
海公大红袍传讲述了这位无私无畏的清官海瑞审案的故事。内容大多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即所谓“好事者以耳目所睹记”,不足以将其作为研究海瑞的史料,因为小说中海瑞所审的案件与史料记载无一相同,显见作者是想以海瑞这个明朝当代的清官,赋予那个时代普通民众希望政治清明的良好愿望。
-
说唐全传 作者:陈汝衡改
最新:第六十六回
清代长篇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共68回,简称《说唐》。后与《说唐演义后传》、《说唐三传》合刻,改名《说唐全传》。著者如莲居士。明代描述隋唐兴废争战的小说大兴,先后出现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林瀚《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袁于令《隋史遗文》、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诸书,清康熙年间又有褚人获《隋唐演义》刊行。这一类著作多本正史纪传,益以唐宋杂说,形成一种系统。而《说唐》虽与《隋史遗文》梗概略同,却独能广泛取民间传说而加以敷演,不拘泥于史实,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彩。《说唐传》以瓦岗寨群雄风云际会为中心,铺叙自秦彝托孤、随文帝平陈,到唐李渊削平群雄、李世民登极称帝为止的故事,着力描绘了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罗成、尉迟恭等传奇人物。其中不少故事情节很引人,如秦琼卖马、程咬金劫王杠等,可说是妇孺皆知。人物描写虽说线条犷,却也形象鲜明、生动。因此,这部书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说唐》六十八回本一般认为产生于清雍正年间,版本众多,有崇德书院本、观文书屋本、圣德堂本、善成堂本、会文堂本、渔古山房本等等,以及更多的早已湮没无闻的不知名的坊刻本,1961年后还出现了曲艺理论家陈汝衡改写的六十六回本。
-
搜神记/干宝 作者:干宝
最新:佚文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
千年修仙记 作者:何守伟
最新:附记2:进道停修退功力
且说东汉时有一个大将军,姓钟离,名权,京兆咸(今陕西咸)人。其父钟离章也曾为东汉大将,因征北胡有功被封为燕台侯。钟离权本想继承父业,光宗耀祖,大展宏图,不料却厄运当头、走向绝路。他曾官至谏议大夫,因上书谏事被贬官江南。遭贬不久即逢土番入侵,为了一雪被贬的辱,重振钟离家族的雄风,他请命率军出战,但正当两军锋之时,忽然雷雨大作、天昏地暗,军队溃散。他单匹马误入深山,不暗叹:“为统领三军的大将,本想扫敌寇而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不料军前败阵,却张贼寇之威,竟成败夫之名,朝廷问罪不说,又有何脸面去见家乡父老?哎,天亡我啊!”
-
搜神记 作者:干宝
最新:卷二十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
英烈传 作者:徐渭
最新:第八十回 定山河庆贺封王
该书系由明代民间流传故事改编而成,叙元朝末年顺帝失政,朱元璋率兵起义最终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政权。其中一些小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贩乌梅、取襄、战滁州等。至于那些英雄似的人物如常遇春、胡大海、花云、徐达、李文忠、沐英、朱文正、邓愈、汤和、郭英、朱亮祖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今天流行的评书《明英烈传》、《朱元璋演义》等曲艺作品就是据此而加工所成。而且评书、鼓书、评话等关于明英烈的作品,已经属于“英雄传奇”特征浓厚的文艺作品了,人物和故事不局限于史籍记载,更加生动、精彩。
-
乐府诗集 作者:郭茂倩
最新:古诗十九首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
正德外记 作者:高阳
最新:第六部分(2)
大明弘治十八年端午节。时逢佳节,又当盛世,好热闹的一个端午。首辅刘健正在相府中大排筵宴,召集内阁中的一班有文采的属官,分韵斗诗;忽然,门官疾趋上堂,走到刘健边,弯着腰在他耳际轻声说道:“相爷!里张公公派了一名公公来,说万岁爷宣召,请相爷马上进。”明朝称太监为“公公”。太监有大有小,职位最高的称为“秉笔司礼监”,可以为皇帝代批奏疏,参预军国大计。但是秉笔司礼监中,并没有姓张的,可知宣召进,并非有什么突发的重大事件,需要处理。因此,刘健便问:“可知何事宣召?”“没有说。只说是张公公派来的!”听得“张公公”三字,刘健心便往下一沉。→高作品集
-
杨乃武与小白菜 作者:黄南丁氏
最新:第四十二回 听秘密昭雪沉冤 诉反
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同治年间,杨乃武与葛毕氏被怀疑通杀夫,在刑求后认罪,陷死牢,含冤莫雪。此案惊动朝廷,在数度更审后虽还予清白,然而两人受尽酷刑的悲惨遭遇仍令人不胜唏嘘。
-
夜雨秋灯录 作者:宣鼎
最新:第六十章 胡宝玉小记
《夜雨秋灯录》,清·宣鼎著,是晚清笔记小说中的知名之作。前人评它“书奇事则可愕可惊,志畸行则如泣如诉,论民故则若嘲若讽,摹情则不即不离。
-
杨家将传 作者:熊大木
最新:第五十回 杨宗保平定西夏 十二妇
本书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杨家将传》的改写本。它有通俗生动的现代语言叙述了我国历史上北宋初年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时期征服分裂的北汉、辽及西夏等北部、西部边疆政权、统原的故事。书中着重描写了杨家将三代老少英雄为国出征、为统国而忍辱负重、浴血奋战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塑造了杨业、杨六郎、杨宗保、佘太君、穆桂英等英雄人物,鞭挞了潘仁美、王钦等仅为一已私利而妒贤忌能、出卖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臣、贪官的丑恶行为。
-
文心雕龙 作者:刘勰
最新:序志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
大将曹彬 作者:高阳
最新:第31节
大宋乾德二年——开国的第五年,十月底。十月底的天气,在开封是应该下雪了。一上午霾不开,黄尘似雾;午后风定。尘雾虽消,彤云更密,一爿天似乎就在头上。向晚时分,终于飘下了雪片。风又起了,雪也大了,满空中白茫茫,似翻江倒海般搅起无边的银。仁君临驭,不过四年的功夫,中原已是太平盛世;这样的天气,正好关起门来,围炉谈笑,乐聚天伦。但宰相赵普,却无这份闲情逸致,可也不是案牍劳形,他只是像平常一样,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端坐读书。→高作品集
-
龙困与微行 作者:权延赤
最新:第三章 毛泽东被迫离武汉
这所院子不能随意散步。那一幢幢设了岗的灰小楼惹我生出许多感怀。三十七年前,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这里曾经住过许多世界著名的共产领袖人物。率苏共代表团前来参加大会的是米高扬。他说,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兼有“牛一样结实的躯和令人敬畏的面孔”的彭德怀元帅。“米高扬同志,”彭德怀像尊铁塔,近在咫尺地墩实在这位苏共代表团团长面前,以传统的中国农民的纯朴,不拐弯不打结地当面诘问:“为什么斯大林生前你们都喊他天才、英明、万岁,可他死后你们又骂他漆黑一团?”
-
清朝的皇帝 作者:高阳
最新:后 记
本书是高笔下脍炙人口的名著,勾辑了爱新觉罗的祖先及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等清朝历代皇帝的无史实。据高的论点,清朝的皇帝,平均要比明朝的皇帝坏得多。可惜雍乾两朝的许多史实已不可知,倘或辛勤搜求,细心爬梳,也许有少数皇帝,尚须重新评价。高批览清史,将皇帝、后妃、太监、王臣、百吏等一一道来,兴废得失,尽显清代大历史。结合历代王朝,高指出三条法则:一是历史的重心在民生及经济,而经济的重心在通;二是任何朝代都有中心势力,此势力如为高级知识分子组成,必开一代之胜运,否则就会出现危机;三是王朝亦如自然人有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的过程中,休养生息,作育人材,培养了生机,就会出现中兴之局……→高作品集
-
中国大历史 作者:黄仁宇
最新:第二十一章 台湾、香港与澳门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
周礼 作者:周公旦
最新:弓人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