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成皇后 作者:袁非
最新:第21章 全书完
一个普普通通的天真少女,在一次精心设计的廷争权中,当上了皇后。在长期的冷落和漠视中,天真少女看到了廷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国家命运危在旦夕。在多年的隐忍之下,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年轻的明成义无反顾地挑起了救国家、民族于水火的重担,掌握国家达30多年。然而,她的坚强阻挡了日本的侵略,终于遭到日本帝国无情的杀害。明成——一代国母,竟然被日本人刀砍死于久居的中。
-
道德经校释 作者:必学课
最新:补注
本书在选本方面,以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为主,次取敦煌写本与遂州碑本参订。石本于御注、广明、景福以外,更参考楼正、邢玄、庆、磻溪、高翿、赵孟俯诸本。钞本参考柰卷及室町时代钞本。刻本王本除用明和宇惠本外,更参考道藏本、范应元引王本,与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本。河上本除用宋刊本外,更参考道藏李道纯道德会元所用章句白本。又如傅、范古本,夏竦古文四声韵所引古老子,及托名王羲之帖本等,均加以批判的选用。
-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最新:朱元璋的归宿
这一大系列,说的是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事。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其实就是以前一直被说书人及老百姓所钟爱的《英烈传》的内容,不过多了靖难之…
-
汉朝其实很疯狂 作者:罗杰
最新:第十一章 全书完
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描写了汉高祖刘邦从一个秦朝小吏成为汉朝开国皇帝的传奇历程,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用当下社会、网络的流行词语,结合时下热点事件、生动的描绘了汉代建国时间的诸多历史人物、风云事件,用新的视角如同描述边故事一般将大家耳能详的历史人物、著名典故加以表述,借古喻今,让读者在充分体验阅读快感的同时轻松的了解历史,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
清官册、假官真做 作者:高阳
最新:第四节
讲“三藩之”已经四年了,局势的演变,证明皇帝所作的“撤藩”的决定是睿智的。三藩悉索敝赋地征敛了百姓的脂膏,去填他们的贪壑,照这样子岁糜巨饷,何时才能修水利、劝麻桑、兴文教,与民休息,出现太平岁月?这一连串的疑问,从康熙皇帝十四岁亲政时,就已困扰着他。于是他一方面用武力解决三藩之,一方面勤政志国,任用汤斌、陆陇其与张伯行等理学名臣,使得康熙一朝清官最多。
-
大三国的小人物 作者:邓洪卫
最新:第47章 附录(全书完)
带跟随小人物的人生感受大三国的跌宕起伏。贾诩在世中审时度势,堪称三国第一智者,但他却以猫鼠为友,与豺狼为伍……许攸自以为从小和曹玩到大,又常常为曹出谋划策,是曹的铁哥们,于是肆无忌惮喊曹小名,哪知曹表面平静,内心却渐渐不满起来…牛辅成为了董卓的女婿,他成为女婿的原因竟然是他有一对斜视的眼睛…才华横溢的张春华帮助丈夫司马懿打天下,为了他不惜杀人,哪知司马懿权倾朝野后,却说她是男人婆…曹征服了天下所有人,却换不回来一生的挚爱丁夫人的心。
-
包公案 作者:安遇时
最新:第一百则 三宫经
《包公案》实际上是一部有关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说集,每篇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其内容虽不连贯,但包公形象却贯穿全书。与其他公案小说一样,《包公案》的成书,也是源自民间故事的流传。宋元时代,商业、手工业的发达造成了都市的高度繁荣和城市人口的增。在工商荟萃、人稠物穰的都市中,为适应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一种适合市井平民的“说话”艺术诞生于“瓦肆勾栏”之中。说话艺人敷演的故事被称为“话本”,后经文人整理,这种话本便成为最初的通俗短篇小说了。
-
万历十五年 作者:黄仁宇
最新:《万历十五年》和我的&ldquo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获得如好评,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师生的案头必备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另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
舂阿氏谋夫案 作者:冷佛
最新:第十八回 述案由归功翼尉 慰幽魂
人世间事,最屈在不过的,就是冤狱;最苦恼不过的,就是恶婚姻。这两件事,若是凑到一齐,不必你历其境,自己当局,每听见旁人述说,就能够骨悚然,伤心坠泪,在前清末季,京城门里,菊儿胡同,有春阿氏谋害亲夫一案,各处的传闻不一。
-
民国了 作者:杨早
最新:【新的国】(全书终)
本书从武昌举义写到民国成立。历史学者杨早角度新颖,仿佛回到当时历史之现场,发来富有画面感的“采访报道”;深入各省革命之细节,描写那些被主流历史遗忘的历史,提醒读者不只是从宏观角度去观望,更要学会从历史支流中凝视。
-
红墙内外 作者:权延赤
最新:第8章 红墙内外的生活
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一场大的社会变革,领袖人物往往会在挑战面前充分显示才华胆魄。这时人们也容易评论这个领袖人物的品格,衡量他的功过得失。然而,领袖人物更多的时候只能像普通人一样去面对日常生活中琐碎事情的绕……泽东曾对他的卫士长说:“我活着的时候你们不要写我,我死了之后你们可写,写出我的事实。我和我的亲人见面不多,只有你们和我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我的情况你们最了解……”
-
天工开物 作者:宋应星
最新:珠玉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
百战奇略 作者:刘基
最新:忘战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
-
八大胡同艳闻秘事 作者:高阳
最新:第十章
清末民国初年,老北京传统观念中的“八大胡同”的意义得以颠覆和改变。一九一二年,袁世凯窃取孙中山革命成果,八十三天总统梦却付之南柯,大限亦至,谁能继续未完的春秋大梦……八大胡同内,上演着一幕幕权钱相争、官宦勾结的闹剧,权臣不务政事,荒无度,臭名昭著的猪仔议员在整体的框架里破坏政体,为续春秋一梦,不惜行贿受贿、讨价还价,将金钱美演变成易的砝码,更将夺取民国政权作为争强斗富的手段。八大胡同,因其内部闹剧的活生香,权贵显赫争名夺势的黑幕而声名远扬。→高作品集
-
后宋慈云走国全传 作者:佚名
最新:第35回 获私书封臣会合 诛奸佞
全名《绣像后宋慈云走国全传》,全书三十五回,有清代刊本。书中不题撰人。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写北宋、南宋之的历史事件。书中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涉及征战、外、江湖、山林、廷、官场种种场面,其中描写权谋斗争尤为细致,颇有可读之处
-
笑林广记 作者:游戏主人
最新:谬误部
中国有笑话书的历史由来已久,但集大成者可说非《笑林广记》莫属。此书作者“游戏主人”编成,游戏主人并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清代的一批文人一起编写而成的《笑林广记》可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笑话集,语言风趣,文字简练隽秀,表现手法也十分成。
-
争舂园 作者:不详
最新:第四十八回 众公侯奉旨团圆
《争春园》,是清代中叶以来颇为流行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说它流行,是因为在嘉庆、道光年间,是书在坊间大量刊行。 《争春园》侠义与才子佳人为一,而以侠义为主,其中尤为马俊描写尽致,以为“是书中第一人,亦千古侠客之第一人”(《争春园全传叙》)。书中叙述汉代世宦之子郝鸾,得道士司马傲所赠三口宝剑,遵命寻访另外两位英雄。在开封争春园救得前太常寺少卿凤竹、其婿孙佩以及凤竹女家人,因此与宰相米中立之子米斌仪结怨。得义士鲍刚相助,郝赠其宝剑。凤竹一家走避湖广,不料孙佩锒铛入狱,其女凤栖霞亦于途中为米斌仪所掳,又为歹人骗卖于扬州院,后为马俊所救。郝鸾又遵司马傲之命,前往杭州,在西湖遇义侠“玉蛱蝶”马俊,结拜赠剑。马俊杀死米斌仪,入狱救出孙佩,与郝鸾、鲍刚、凤竹等人至铁球山聚义,共尊郝鸾为寨主。米中立弑帝自立,谋败露,叛边界,马俊等率官军及铁球山人众勘平内,班师回朝,众人各得封赏,司马傲亦收回三口宝剑。
-
针灸甲乙经 作者:皇甫谧
最新:小儿杂病第十一
《针灸甲乙经》是古代汉医著作之一,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215-282年)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年),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
-
古文观止 作者:吴楚材、
最新:明圣二湖
《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韩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欧修11篇,苏轼文11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3篇……共222篇。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与艺术当然所谓思想是以不违背封建正统观念为基准;选者以古文为正宗,也不排斥骈文收入4篇,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尾批,对初学者理解文章有一定帮助;体例方面一改前人按文体分类的习惯,而是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值得肯定。
-
孙膑兵法 作者:孙膑
最新:奇正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谷、鄄城一带),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
-
醒梦骈言 作者:守朴翁
最新:第12回 埋白石神人施小计 得黄
醒梦骈言又名《醒世奇言》,全书十二回,有清代刊本。书署“守朴翁编次”,然其姓名与生平事迹皆无可考。书中每回演写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均可在《聊斋志异》中找到对应篇目。可以说本书是一部据《聊斋志异》原本改写的《白话聊斋》。书中故事都是写下层社会生活的,具有浓厚的平民文学彩。全书各篇故事结构完整,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清新可读,堪称清代话本小说中的佳作。
-
乾隆韵事 作者:高阳
最新:5.张瞎子
康熙废立太子,几经波折,雍正以异常巧妙的手法,撰改遗诏,夺得皇位!大规模屠戮的异己使雍正背上了谋父、母、弑兄、屠弟的罪名!乾隆继位大赦天下,为父补过却发现自己并非太后亲生……高以大量历史典故勾勒出“康乾盛世”,多少引人注目的风流韵事,政争波澜…
-
玉娇梨 作者:张匀
最新:第20回 锦上锦大家如愿
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长篇小说,清初张匀著,全书20回。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本书成于明朝,属于才子佳人小说;称“有法文译……故在外国特有名,远过于其在中国。” 主要写青年才子苏友白与宦家白红玉(又名无娇),卢梦梨为了爱情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大团圆的爱情故事,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两个女主人公格鲜明,各有特,苏友白为求佳人,不惜一切,也显示出独特的胆识和纯真的格。该故事曾先后被译为法,英,德文,在国外有较大影响。1821年(清道光年元年)这部小说就被译成了法文,紧接着又出现了英文和德文译本。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也提到了《玉娇梨》,可见其影响的深入。
-
宋词三百首 作者:朱孝臧
最新:李清照:永遇乐
《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编者朱孝臧,(1857-1931),原名祖谋,字古微,好沤尹,又号彊村、上彊村民,浙江归安人,其选录标准,以混成为主旨,并求之体格、神致。 词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以浑成之一境为学人必赴之程境,更有进于浑成者,要非可躐而至,此关系学力者也。神致由灵出,既体格之至美,积发而为清晕芳气而不可能掩者也。近世以小惠侧为词致斯道为之不尊;往往涂抹半生,未窥宋贤门径,何论堂奥!未闻有人焉,以神明与古会,而搜集择其至精,为来学周行之示也。上彊村民先生尝选《宋词三百首》,为小阮逸南馨诵习之资;大要求之体格、神致、以浑成为主旨。夫浑成为遽诣极也,能循涂守辙于三百首之中,必能取精用闳于三百首之外,益神明变化于词外求之,则夫体格、神致间尤有无形之沂合,自然之妙造,即更进于浑成,要亦未为止境。
-
共和国秘使 作者:权延赤
最新:第十七章 结束使命
1953年,西哈努克国王为他的国家争取到之后,即逊位担任首相。此后两次辞职,两次重任首相……他的行为,不令人想起束埔寨历史上那位”伟大的禅位王”吉·哲塔四世。在公元17世纪末,吉·哲塔四世曾三番四次让位,自己出家为僧。可是国家受到入侵,民族遇到危机时。
-
周易注 作者:王弼
最新:附录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周易注》,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著。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
-
大唐西域记 作者:玄奘
最新:记赞
《大唐西域记》,地理史籍,又称《西域记》,12卷。玄奘述,辩机撰文。本书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贞观二十年(646)成书。书中综叙了贞观元年(一说贞观三年)至贞观十九年玄奘西行之见闻。记述了玄奘所亲历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通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
-
幼学琼林 作者:程登吉
最新:花木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
李娃 作者:高阳
最新:3.无日不醉(5)
五姓望族之一的荥郑徽,进京赶考。由于对长安名李娃的过分眷恋,最终榜上无名,而随后的好友之死、李娃的“背叛”使郑徽竟然沦落为街头乞丐……看着倒在雪地里、浑散发着腥臭味的乞丐——郑徽,李娃在几乎昏厥的同时决定重新塑郑徽……在郑徽功成名就、赴任成都府录事参军时,李娃却飘然离去…
-
说苑 作者:刘向
最新:反质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泰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
平山冷燕 作者:荻岸山人
最新:第20回 圣主临轩亲判断 金銮报
《平山冷燕》,又名《四才子书》,清代长篇小说。是刊行于清初的一部流传甚广,影响颇大的才子佳人小说,为中国古典名著。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版本是顺治十五年(1658年)由天花藏主人作序的《新刻批评平山冷燕》,现存于大连图书馆。此外,尚有聚锦堂刊天花藏七才子书本及退思堂刊天花藏七才子书本、玉兰堂本、静寄山堂本等。清初曾译成满文,后又被译成法文,介绍到欧洲。 《平山冷燕》共二十回,题为荻岸山人编次。荻岸山人究竟为何许人也,历来没有定论。清朝盛百二《柚堂续笔谈》认为是嘉兴张博山十四五岁时所作,其父笔削续成之。按博山名劭,清康熙时人。阮元《两浙猷轩录》称其“少有成童之目,九龄作《梅花赋》惊其师。”但据鲁迅推断,其“文意陈腐,殊不类童子所为”。“盖早慧,故世人并以此书附著于彼。”(《中国小说史略》) 《平山冷燕》主要描写“先朝”隆盛时的才子才女(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书名即由四人的姓氏连缀而成,他们才华出众,深得皇帝赏识,最后双双成亲的故事。书中所写两个才女,一方面不但诗才卓异,而且机敏过人,老练成,令众多须眉自叹弗如;另一方面,又忠君孝父,恪守仁恕,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化和典范。全书情节,虽以爱情为主,却绝不涉及辞秽行,至其语言亦渐臻纯规范,达到“雅”和“俗”的统一,体现了东方文化所特有的风雅含蓄的美学。但小说的语言缺乏特。 《平山冷燕》是明末清初小说中较有影响的一部作品。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曾予以详细介绍,认为它的主旨是“显扬女子,颂其异能,又颇薄制艺而尚词华,重俊髦而嗤俗士”。